自学考试

北京 - 天津 - 河北 - 山西 - 内蒙古 - 江苏 - 安徽 - 山东 - 上海 - 浙江 - 江西 - 福建 - 湖南 - 湖北 - 河南 - 西藏

四川 - 重庆 - 贵州 - 云南 - 黑龙江 - 辽宁 - 吉林 - 广东 - 广西 - 海南 - 陕西 - 甘肃 - 新疆 - 青海 - 宁夏 - 全国

  • 2017年自考《教师职业道德与专业发展》模拟试题(5)

  •  一、填空题

      1.教师专业发展的四个阶段:准备期(学生)、适应期(教学新手)、发展期(成熟教师)、创造期(专家型教师)

      2. 专业情意包括:专业理念、专业情操、专业性向、专业自我。

      3. 教师专业发展中应关注:环境、自我、生活、进行。

      4. 学生评价的主要方法:行为表现观察、考试与测验、学科技能测试、学科综合任务评价。

      5. 校本课程开发的原则:尊重兴趣爱好;实践性原则;从校情区情出发原则;综合性原则。

      6. 新课程结构的特点:整体性、综合性、课程的选择性。

      7. 探究学习的特征:主动性、问题性、开放性、生成性、创造性。

      8. 合作学习的特点:异质分组、积极互动、分工合作、资源共享、奖励体系。

      9. 建议学生建立的学习方式有: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

      10. 建构主义理论包括:建构主义的知识观、学习观、课程观、教学观、评价观。

      11. 确立新的课程观:不断生成的课程观、整合的课程观、实践的课程观、课程资源观。

      12. 新的教材观:教材是“材料”、教材是“学材”、教材是“媒介”。

      13. 教师争取合法权利的途径有:诉讼途径、行政途径、其他途径。

      14. 教师权利救济的途径有:教师申诉制度、教育行政复议、教育行政诉讼。

      15. 理想路上的困惑:择业与聘用、奉献与收获、热衷与改行。

      二、名词解释

      1. 课程资源:是指形成课程的因素来源和必要页直接的实施条件。凡是有利于实现课程目标的因素都可以称为课程资源。

      2. 科学素养:指科学知识、技术、方法、理性能力和科学精神的统一。包括: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态度、科学精神。

      3. 教材:指由一定的育目标、学习内容和学习活动方式分门别类组成的可供学生阅读、视听和借以操作的材料。即教科书及其配套的教学参考书、教学挂图和图片等,还包括与教科书配套的幻灯片、投影片、录影带、计算机软件、光盘等。

      4. 课程是知识、是目标或计划、是经验、是活动。

      5. 社会理想:是人们对未来社会制度和社会面貌的预见和期望。它在人们的理想中是最根本的,起主要作用,决定和制约着人们的职业理想、生活理想,是一个人全部理想的归宿和基础。

      6. 职业理想:是人们对自己未来职业的构想和希望。是实现社会理想的桥梁,人们总是努力实现职业理想,以促进社会理想的实现。

      7. 理想:是人们对事物的最高追求,它是有科学依据,符合事物发展规律,并通过一定努力能达到的希望和目标。

      8. 信念:是理想的强化状态,是推动理想实现的动力。

      9. 教师职业道德:简称教师道德,是指教师在从事教育劳动过程中,依靠社会舆论、传统习俗、内心信念、职业要求和思想感化的力量,调整教师与学生、教师与教师、教师与学生家长、教师与社会之间关系的比较稳定的行为规范的总和。

      10. 道德:就是通过理想、信念、传统习俗以及社会舆论来调节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方法与手段 。
    三、概念辨析和观点简答: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

      1、教师侵害学生受教育权常表现在哪些方面?

      答:(l)侵犯学生受教育机会平等的权利(2)侵害学生参加考试的权利(3)侵犯学生上课学习的权利(4)侵害学生受教育的选择权(5)侵犯学生在升学、复学方面的同等权利

      2、怎样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

      答:(1)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对待学生;(2)以爱为基础,信任、理解学生;(3)面向全体,因材施教;(4)讲求民主,宽松和谐;(5)塑造和提升现代教师人格。

      3、简述确立三维目标对于促进学生自主发展的重要意义。

      答:有利于改变只重结果不重过程的现象(1分)。注重学习主体的实践和体验,注重学习者的学习经历和学习经验,有利于学生在学习中掌握方法(2分)。课程本身体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高度统一,使日常的学科学习上升到追求真善美的境界,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2分)。

      4、新课程实施中,教师的角色和行为需要发生哪些变化?

      答:(l)由重知识传授向重全面发展转变;(2)由“大一统”教育向“让每一个孩子选择适合自己的教育”转变;(3)由“以教定学”向“以学定教”转变(4)由“重结果”向“重结果更重过程”转变;(5)由“知识权威”向“平等和谐”转变(6)由教学模式化向教学个性化转变。

      5、新课程学生评价改革的重点是什么?

      答:(1)在评价功能方面,要淡化甄别与选拔,重视发展;(2)在评价内容方面,实现评价指标多元化,关注个体差异;(3)在评价主体方面,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4)在评价方法方面,实现评价方法多样化。(5)上述各要点有说明的加1分。

      6、新时期基础教育改革对教师专业发展提出什么要求和挑战?

      答:我国社会发展和基础教育改革对教师的专业化和专业发展提出了一系列新的要求和挑战。建设一支数量充足、素质较高和专业化教师队伍,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1)提高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和水平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核心要求。(2)终身学习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理念。(3)实现角色的转变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具体目标。(4)教师专业发展还应体现为教师对育人的责任感的提升。

      四、分析应用题:本大题共3小题,可任选2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

      1、某校初中二年级学生费某平时纪律松散,经常迟到,上课与邻座讲话,经老师多次教育仍无改变。该生家长因忙于做生意,对子女疏于管教。班主任赵老师虽然多次与其父母联系但没有找到其父母。赵老师认为,如果继续让费某随班学习,会给其他同学带来不良影响,于是他三番五次找费某谈话,要其自动退学。费某在老师的压力下,加上本身又有厌学心理,便于2002年5月20日,未经家长同意,辍学回家。这位班主任老师做法是否合理?请加以分析。

      答:(1)停止学生上课的做法是不对的,侵犯了学生受教育的权利;教师要依法执教。(4分)

      (2)分析与评论:停止违反纪律的学生上课,应符合教育活动的价值要求,与对学生的教育相一致,同学生违纪程度相适应,有充分客观的事实依据和法律依据,班主任老师不得随意不让学生上课,不能带有个人偏见和感情用事(4分);后进生的转化需要教师的爱心、耐心和信心;教师要对学生一视同仁,不可偏爱,要讲究教育艺术。(4分)

      (3)个人观点:看法不偏激,基本符合实际,有一定操作性,(2——8分);看法独到,有创造性和操作性,可再奖励2分。但本题给分不超过20分。

      2、结合自己所任学科的教学实际,谈谈从“知识本位”教学设计向“育人为本”教学设计转变的基本要领。

      答:(1)从目标设计与执行的角度,要实现从“知识目标”向“三维目标”转变;

      (2)从内容选择与转化的角度,要实现从“封闭、单一、确定性内容”向同时兼有“开放、多元、不确定性内容”转变;

      (3)教师要变单向学生传授固定知识向促进学生学会学习转变,要运用丰富多样的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发展,要不断增加创造性的教学设计;

      (4)设计过程中要由过去过份关注教师的教向更多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要求、体验等转变;

      (5)教学过程中要由过去过分关注结论、结果向同时关注过程、方法、态度等转变;

      (6)教学评价中要由过去过分关注考试成绩向同时关注学生多元智能发展,培养学生丰富个性等转变。

      3、美国教育家波斯纳提出:教师成长=经验+反思。请你谈谈对这个教师成长公式的理解和体会。

      答:这个公式反映了教师专业发展的客观规律。因为,经验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资源,但没有反思的经验是封闭的、僵化的和有局限的。(4分)

      在教育教学经验的基础上进行反思,对教师专业发展具有以下功能:(l)反思使教师重新找回失去的自我,相信自己才是处理自己问题的专家;(2)反思使教师隐藏在自己心中的教育思想得以激活;(3)反思是充分挖掘自己专业发展资源的主要方式。(每个要点4分)结合自己的实际和体会。(l-4分)






  编辑推荐:
  本周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