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学考试

北京 - 天津 - 河北 - 山西 - 内蒙古 - 江苏 - 安徽 - 山东 - 上海 - 浙江 - 江西 - 福建 - 湖南 - 湖北 - 河南 - 西藏

四川 - 重庆 - 贵州 - 云南 - 黑龙江 - 辽宁 - 吉林 - 广东 - 广西 - 海南 - 陕西 - 甘肃 - 新疆 - 青海 - 宁夏 - 全国

  • 2017年自学考试《个性心理学》章节串讲:第14章

  •  自学考试《个性心理学》章节串讲:第14章

      第十四章 心理的发展阶段和个性形成

      本章历年试题概率分布:单选1题,名词2题,简答1题。

      发展是指个体的身心变化过程,具体说,发展就是人的个体从出生到死亡的过程中所发生的积极的、有规律的变化过程。

      发展一方面受遗传生理规律制约,另一方面,它又在环境和教育的影响下,通过个体的内部特点而发生变化。

      辩证唯物主义发展观所遵循的原则

      第一、发展是一个连续的过程,是由量变到质变的飞跃过程;

      第二、发展是有阶段性的。每个发展阶段都有其质的规定性;

      第三、发展是有一定顺序的,无论是总的心理发展水平还是各种心理机能,都是按一定顺序由低级向高级发展。

      第四、人的心理是在实践活动中,在外部环境和教育的影响下,通过儿童的心理发展水平和心理状态而发展的。

      自我意识是人的意识区别于动物心理的重要标志,它是个体在生活环境中通过个体与客观环境相互作用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自我意识是意识的核心内容,它标志着个性形成的水平。

      以自我意识发展为例说明个性形成和年龄发展阶段的关系:

      一、 婴幼儿期(1-6岁)。儿童把自己作为主体从客体中区分出来是他们的个性开始发展的主要标志之一。

      二、 学龄初期(6-10、11岁)。入学的儿童是以学校为中心发展着自我意识。

      三、 青年期(12岁-成人)。在青年期,自我意识的形成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这个时期是依据自己本身的探求和反思导向发现自己的时期。进入青春期随着年龄的增长,独立性有显著的增强。

      道德意识是关于道德行为准则及其意义的认识和伴随道德认识所出现的内心体验,以及具体表现于外部的道德行为方式的总称。

      柯尔柏格——“道德两难故事法”。

      儿童道德意识发展的特点:

      第一、 对个别道德条文的肤浅认识逐步深入到从原则方面理解。

      第二、 从注重行为的结果到考虑动机和效果的统一关系。

      第三、 对道德评价从他律向自律发展。

      第四、 从看问题绝对化倾向向全面的分析问题发展。

      第十五章 家庭、学校、生活实践与个性形成

      本章历年试题概率分布:简答1题。

      家庭环境,特别是亲子之间的关系如何影响儿童的个性形成

      一、社会关系通过家庭对儿童的影响。家庭是社会生活的基本单位,社会上的各种关系都通过家庭影响着儿童,在他们的幼小心灵上打下深深的烙印。

      二、亲子之间的交往对婴幼儿个性发展的影响。

      亲子之间交往对个性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第一、 言语交往是儿童智力和人格发展不可缺少的因素。尤其是在婴幼儿时期,言语交往对其心理发展更为重要。

      第二、 母亲和自己孩子的交往是相互反馈的过程。这种反馈越多,对促进獐个性发展越有利。

      第三、 母亲给予的丰富刺激,在满足儿童生理需要的同时,促使着他们的心理发展。

      三、父、母亲的教育态度和教育方式的影响。许多研究证实不同类型家庭的教育态度和教育方式,对个性形成有不同影响。

      四、家庭成员对人对事的态度对儿童个性的影响。家庭的气氛、与孩子接触最多的亲人的个性,都有意或无意地为儿童所体验,并有可能迁移到他们身上。

      五、儿童出生的顺序和所扮演的角色的影响。儿童在家庭中处在什么地位,扮演什么角色,也会影响他们的个性。

      六、独生子女的个性特点。良好的性格特征是在教育影响下逐步发展的。应该充分利用独生子女的物质条件优势和家长的关注,采取适当的教育措施去培养独生子女的优良性格和行为。

      学校教育中影响个性形成的因素有哪些

      一、课堂教学和班集体的影响。在课堂教学传授的科学知识的过程中,训练着学生习惯于有明确目的的、连续的、有条理的工作作风;使学生在克服困难中培养坚毅、顽强的品质;在集体的活动中锻炼组织性和纪律性。学校的基本组织是班集体。班集体的特点、要求、舆论和评价对学生个性的形成和发展以具体影响。

      二、师生关系的影响。教师有一定的权威性,学生常常以教师的行为、品质作为衡量自己的标准。

      三、同伴关系的影响。在学校的班集体中有同窗关系,在校外生活和游戏中也结成同伴关系。这些关系都影响着儿童的个性形成。

      罗森塔尔效应:由于师生间思想感情的交融,激起教师更大的教育热情,鼓励了学生更积极地学习,久而久之,使学生的行为也向期望的方向发展。罗森塔尔把这种现象称之为“皮格马利翁”效应。

      儿童的同伴关系如何影响心身的发展

      第一, 儿童对成人的社会化要求的反抗心理是在同伴集团中孕育的。

      第二, 儿童从同伴中看到对某个孩子的行为做肯定评价还是否定评价,他们就以此为对自己的行为评价标准。

      第三, 同伴团体为大家提供一致认同的角色模型。

      第四, 同伴团体经常教给儿童在集团中应该如何扮演所应该担当的角色。

      社会生活实践与个性形成:人际关系的影响;职业和工种的影响。

      社会中的人际关系如何影响一个人的个性






  编辑推荐:
  本周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