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学考试

北京 - 天津 - 河北 - 山西 - 内蒙古 - 江苏 - 安徽 - 山东 - 上海 - 浙江 - 江西 - 福建 - 湖南 - 湖北 - 河南 - 西藏

四川 - 重庆 - 贵州 - 云南 - 黑龙江 - 辽宁 - 吉林 - 广东 - 广西 - 海南 - 陕西 - 甘肃 - 新疆 - 青海 - 宁夏 - 全国

  • 【题库练习】2018年诊断学专项模拟试题及解析(2)

  •    得神:精充气足神旺的表现。

     
      临床表现:神志清楚,语言清晰,面色荣润:心的精气充足。动作自如,反应灵敏,两目精彩:肝肾精气充足。呼吸平稳,肌肉不削:脾肺精气充足。
     
      少神:即神气不足。
     
      临床表现:精神不抚,两目乏神,面色少华,肌肉松软,倦怠乏力,少气懒言,动作迟缓。多见于轻病或恢复期病人。
     
      失神:即无神,精衷养入则失神。
     
      临床表现:表情淡漠,面色无华,语言错乱,神志不清:心的精气衰败。两目晦暗,动作艰难,反应迟钝:肝肾精气俱衰。呼吸气微、形体羸瘦:肺脾之气虚衰。
     
      假神:重危病人出现的精神暂时好转的虚假表现,为临终前的预兆。
     
      多表现一般久病之人。其本以失神,突然目光转亮,言语不休,想见亲人;原来面色晦暗,突然颧赤如妆;或原来毫无食欲,忽然食欲增强。
     
      面色:常色和病色。
     
      常色:指人在正常生理状态时面部的色泽,正常面色是红黄隐隐,明润(明亮润泽)含蓄(红黄之色隐藏于皮肤之内,不特别显露于外。
     
      主色 :是指人生来就有的基本面色,属个体素质,一生基本不变,故称为主色。
     
      客色 :指人受季节、气候、情绪等因素影响,面部发生的正常色泽变化。
     
      病色:人在疾病状态下面部的异常色泽。
     
      凡五色明亮润泽、含蓄不露者,称为善色 ,表明脏腑精气末衰,骨气尚能上荣于面,称为“气至”。凡五色晦暗枯槁、真色暴露者,称为恶色 。
     
      青色:为经脉瘀滞,气血运行不畅,外现于面部所致,主寒证、痛证、瘀血和惊风。
     
      赤色:多为热盛而面部脉络扩张,气血充盈所致,亦可见于虚阳浮越。主热证,亦见于戴阳证。
     
      黄色:多由脾虚不运,气血不足,面部失荣,或湿邪内薀所致。主脾虚、湿证。
     
      萎黄:面色淡黄而晦暗不泽者,多属脾骨气虚,气血不足。
     
      黄疸:面、目、尿俱黄者。若黄色鲜明如橘皮者,为阳黄,乃湿热熏蒸为患;黄色晦暗如烟熏者,为阴黄,乃寒湿郁阻所致。
     
      白色:多由气虚血少,或阳气虚弱,无力行血上充于面部络脉所致。主虚证、寒证、失血、夺气。
     
      黑色:多因肾阳虚衰,血失温养,脉络拘急,血行不畅,或肾精亏虚,面部失荣所致。主肾虚、寒证、水饮、血瘀。
     
      瘿瘤:颈前颌下结喉之处,有肿物如瘤,或大或小,或一侧或两侧,可随吞咽移动。多由肝郁气结痰凝所致,或与地方水土有关。
     
      瘰疬:颈侧颌下,肿块如垒,累累如串珠。多由肺肾阴虚,虚火灼津,结成痰核;或感受风火时毒,致气血壅滞,结于颈项所致。
     
      乳蛾:咽部红肿,疼痛明显,咽部一侧或两侧喉核红肿高起,甚则溃烂或有黄白色脓点,脓汁易拭去。多因肺胃热毒壅盛所致。
     
      伪膜:又称假膜,咽部溃烂处上覆黄白色或灰白色膜。
     
      金实不鸣:新病音哑或失音,多因外感风寒、风热,以致肺气不宣,清肃失司,常伴发热、恶寒、咽喉肿痛等症,属于实证。
     
      金破不鸣:久病重病导致音哑或失音,多因肺肾精气虚衰,失于濡养所致,属于虚证。
     
      谵语:神识不清,语无伦次,声高有力,多属热扰心神之实证。
     
      郑声:神识不清,语言重复,时断时续,声音低弱,属心气大伤,精神散乱之虚证。
     
      错语:语言表述经常出错,错后自知,多因气血不足,心神失养,或肾精亏虚,髓海空虚所致。
     
      独语:自言自语,喃喃不休,见人则止,可见于气血大伤,心神失养之虚证,也可见于痰浊蒙闭心窍之癫病。
     
      狂言:笑骂狂言,不避亲疏,语无伦次,登高而歌,弃衣而行。多因情志不遂,气郁化火,痰火扰神所致。见于狂病和伤寒蓄血证。
     
      哮:呼吸急促,喉间及肺部均可听到如鸣笛样声音。
     
      喘:呼吸困难,短促急迫的表现。甚则张口抬肩,鼻翼煽动,不能平卧。
     
      实喘:发病急骤,呼吸气粗,声高息涌,仰首目突,惟以呼出为快,形体壮实,脉实有力。
     
      虚喘:发病徐缓,病程较长,喘声低微,息短不续,动则加剧。
     
      主诉:指患者就诊时的主要症状、体征及其持续时间。
     
      寒热独见:指患者只感发热或只感怕冷的情况。包括但寒不热和但热不寒两种情况:
     
      但寒不热:是指患者只感怕冷而无发热的症状,见于里寒证。
     
      但热不寒:是指病人只感发热而无怕冷感觉者,见于里热证。
     
      壮热:指患者身发高热,持续不退,并伴有大汗,大渴,脉洪大等症者,属于里实热证,见于温病的气分阶段或伤寒的阳明阶段,多因风寒入里化热或风热内传,正盛邪实,邪正剧争,里热亢盛,蒸达于外所致。
     
      潮热:指患者定时发热,或定时热甚,如潮汐之有定时者,临床根据发热的特征和病机的不同,又有以下三种情况:
     
      阳明潮热(日晡潮热):热势较高,日晡(下午3~5点)尤甚,伴见谵语,腹满,便秘等症,属于里实热证,见于伤寒阳明腑实证,因胃肠燥屎内结所致。
     
      湿温潮热:身热不扬(即肌肤初扪不觉热,扪之稍久,即感灼手者),午后尤甚,并伴见身重,脘痞,苔腻等症者。属湿热蕴结,见于湿温病。
     
      阴虚潮热(骨蒸潮热):午后或入夜的低热,有热自骨内向外蒸发的感觉,常伴见两颧潮红,消瘦,盗汗,舌红少苔等症,属于阴虚火旺。





  编辑推荐:
  本周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