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网

北京 - 天津 - 河北 - 山西 - 内蒙古 - 江苏 - 安徽 - 山东 - 上海 - 浙江 - 江西 - 福建 - 湖南 - 湖北 - 河南 - 西藏

四川 - 重庆 - 贵州 - 云南 - 黑龙江 - 辽宁 - 吉林 - 广东 - 广西 - 海南 - 陕西 - 甘肃 - 新疆 - 青海 - 宁夏 - 全国

  • 2017年上海高考生物综合提升练习试题(四)

  •  一、选择题(每小题6分,共36分)

    1.下列有关生物大分子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生物大分子都是以碳链为骨架

    B.生物大分子以主动运输方式出入细胞膜

    C.多糖、蛋白质、核酸都可以水解生成大量的单体

    D.DNA双螺旋结构解旋后仍可表达遗传信息

    B [生物大分子都是以碳链为骨架,A项正确;生物大分子出入细胞的方式是胞吞胞吐,B项不正确;多糖、蛋白质、核酸可分别水解成大量葡萄糖、氨基酸、核苷酸,C项正确;基因表达过程中,DNA解旋,D项正确。]

    2.下列相关生物知识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所有真核生物和原核生物,细胞呼吸过程都能产生CO2

    B.所有单细胞生物和多细胞生物,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都是一致的

    C.所有高等植物和低等植物的体细胞,有丝分裂末期都能形成细胞板

    D.所有动物和植物,都能产生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

    C [动物、少数植物和一些微生物细胞无氧呼吸产生乳酸而不产生CO2,A错误;单细胞生物没有组织、器官、系统层次,B错误;无论是高等植物还是低等植物的体细胞,有丝分裂末期都是在赤道板位置形成细胞板,C正确;基因重组必需通过有性生殖才能实现,不是所有的动植物都存在有性生殖方式,故不是所有的动植物都存在基因重组,D错误。]

    3.关于蛋白质合成的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基因转录出mRNA后将保持解旋后的单链状态

    B.基因翻译时,所需的tRNA与氨基酸的种类数一定相等

    C.在有些细胞器中可以进行转录和翻译过程

    D.多个核糖体与同一条mRNA结合可以合成多种多肽

    C [一个基因解旋转录出mRNA后,该基因将恢复原来的双螺旋结构,A错误;由于密码子的简并性,翻译时一种氨基酸可能由多种tRNA来转运,故tRNA与氨基酸的种类数不一定相等,B错误;线粒体和叶绿体中可以进行转录和翻译过程,C正确;多个核糖体与同一条mRNA结合,由于翻译的模板相同,故形成的是同一种多肽,D错误。]

    4.下列有关物质运输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小分子物质不可能通过胞吐的方式运输到细胞外

    B.细胞中蛋白质的运输必须经过内质网

    C.RNA聚合酶和DNA聚合酶都可经核孔运输

    D.葡萄糖只能从高浓度一侧向低浓度一侧运输

    C [有些小分子物质如有些神经递质,通过胞吐方式运输到细胞外,A错误;分泌蛋白的运输经过内质网,而细胞内蛋白质的运输可以不经过内质网,B错误;核孔是某些大分子物质运输的通道,如RNA聚合酶和DNA聚合酶在细胞质中合成后,通过核孔运输到细胞核发挥作用,C正确;葡萄糖运输的方式可能为主动运输,即可从低浓度向高浓度运输,D错误。]

    5.在水稻花期,分别喷洒一定浓度的生长素、赤霉素和乙烯利(释放乙烯),成熟期测定水稻产量和成熟度,结果如下表。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处理浓度 每穗粒数(个) 千粒重(g) 产量(kg/km2) 成熟粒率(%) 对照 115.7 25.6 7 661 80.6 生长素5 μg/g 146.9 27.2 8 415 89.5 赤霉素30 μg/g 132.2 28.1 8 215 85.2 乙烯利20 μg/g 110.2 26.1 7 499 87.4 A.5 μg/g生长素促进水稻增产的综合效果最好

    B.20 μg/g乙烯利可以促进水稻籽粒的成熟

    C.30 μg/g赤霉素可促进水稻籽粒淀粉的累积

    D.生长素与乙烯调节籽粒成熟的作用是相互拮抗的

    D [从表格中的数据可知,5 μg/g生长素促进水稻的各项数据是最适宜的,所以5 μg/g生长素促进水稻增产的综合效果最好;与对照组相比,20 μg/g乙烯利处理组成熟粒率高,因此其可以促进水稻籽粒的成熟;30 μg/g赤霉素处理时,千粒重最大,表明可促进水稻籽粒淀粉的累积;由于没有设置生长素和乙烯利共同使用的实验组,因此依据表格中的数据不能得出生长素与乙烯调节籽粒成熟的作用是相互拮抗的。
    6.下列关于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物质是能量流动的载体,能量是物质循环的动力

    B.无机环境中的物质可以通过多种途径被生物群落反复利用

    C.通过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可完成生态系统碳循环

    D.食物链和食物网是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渠道

    C [生态系统中物质是能量的载体,使物质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往复循环的动力是能量;无机环境中物质的循环具有全球性,所以可以通过多种途径被生物群落反复利用;通过生产者的光合作用或化能合成作用、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呼吸作用、微生物的分解作用等,才可完成生态系统碳循环;在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进行的。]

    二、必做非选择题(39分)

    29.(10分)研究发现,植物的Rubicon酶具有“两面性”,CO2浓度较高时,该酶催化C5与CO2反应,完成光合作用;O2浓度较高时,该酶催化C5与O2反应,产物经一系列变化后到线粒体中会产生CO2,这种植物在光下吸收O2产生CO2的现象称为光呼吸。请回答:

    (1)Rubicon酶的存在场所为____________,其“两面性”与酶的__________(特性)相矛盾。

    (2)在较高CO2浓度环境中,Rubicon酶所催化反应的产物是____,该产物进一步反应还需要______________。

    (3)与光呼吸相区别,研究人员常把细胞呼吸称为“暗呼吸”,从反应条件和场所两方面,列举光呼吸与暗呼吸的不同_________________。

    (4)若通过实验测定水稻光呼吸速率,方法是:分别在低氧和大气条件下测定水稻____________,再根据两种状态之间的差异推算光呼吸的速率。

    (5)有人认为光呼吸是有害的过程,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Rubicon酶催化C5与CO2的反应,为光合作用的暗反应,酶的存在场所为叶绿体基质。Rubicon酶的两面性与酶的专一性相矛盾。

    (2)在较高CO2浓度环境中,Rubicon酶催化CO2+C5→C3,C3被[H]和ATP还原生成C5和(CH2O)

    (3)光呼吸发生在O2浓度较高时,即光照条件下,暗呼吸有光无光均能进行;暗呼吸的场所为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光呼吸的场所为叶绿体和线粒体。

    (4)测定光呼吸速率,要排除暗呼吸速率的影响。在低氧条件下植物只进行暗呼吸。

    (5)光呼吸消耗有机物,不利于植物的生长。

    【答案】 (1)叶绿体基质(1分) 专一性(1分)

    (2)C3(或三碳化合物)(1分) ATP和[H](酶)(1分)

    (3)光呼吸需要光,暗呼吸有光无光均可以;光呼吸的场所是叶绿体和线粒体,暗呼吸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

    (4)CO2吸收速率

    (5)光呼吸消耗有机物,产生CO2

    30.(9分)图甲是手不小心被火烧后发生反射的反射弧结构示意图,图乙是突触处兴奋传递示意图,图丙所示为某神经纤维受到刺激后膜电位的变化过程。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图甲       图乙      图丙

    (1)图甲所示的反射类型是________。图中的a、b、c三种神经元中,属于中间神经元的是________。刺激N会引起肌肉的活动,________(填“属于”或“不属于”)反射。

    (2)图乙中的X经突触前膜运输到突触间隙的方式是________,如果该神经递质引起突触后神经元产生如图丙所示的膜电位变化,则图乙中被运输的Y代表的离子是________。如果机体产生了某种抗体,可以破坏突触后膜上与X结合的特异性受体,则使得兴奋无法传递,该疾病从免疫学的角度分析属于________。

    (3)如果将某神经纤维置入浓度相对较低的NaCl溶液中,用同样的刺激再刺激某点,产生的膜电位变化与图丙中相比不同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从图甲可以看出,该反射不经过大脑皮层,受脊髓中的低级神经中枢控制,所以属于非条件反射。从图甲可以看出,该反射弧含有三种神经元:a是传入神经元(感觉神经元)、b是中间神经元,c是传出神经元(运动神经元)。刺激N虽然会引起肌肉的活动,但神经冲动没有经过整个反射弧,所以不属于反射。(2)神经递质经突触前膜释放到突触间隙的方式是胞吐,图丙中的膜电位变化是由Na+内流引起的,因此Y代表Na+。由自身抗体导致自身正常生命活动异常的疾病,从免疫学的角度看属于自身免疫病。(3)由于动作电位是由Na+内流引起的,所以神经纤维外的Na+浓度太低,会使Na+内流不足,引起的膜内外的电位差变小,表现在图丙中的曲线顶点会降低。

    【答案】 (1)非条件反射 b 不属于 (2)胞吐 Na+ 自身免疫病 (3)膜内外的电位差变小(或曲线顶点降低)

    31.(9分)从“群体”的视角来观察和研究生命系统,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为控制有害动物,人们利用人工合成的性引诱剂,诱杀害虫的雄性个体,破坏害虫种群正常的________,从而使害虫的种群密度明显降低,该技术属于________(填“化学防治”“生物防治”或“机械防治”)。控制虫害可以帮助人们合理地调整生态系统的____________,使能量持续高效地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

    (2)大熊猫栖息地遭到破坏后,由于__________________,大熊猫种群的K值会变小。______________能提高环境容纳量,是保护大熊猫的根本措施。

    (3)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一方面要控制对生态系统干扰的程度,适度利用生态系统,不应超过生态系统的________;另一方面,对人类利用强度较大的生态系统,应实施相应的________和________投入,保证生态系统内部结构与功能的协调。

    【解析】 (1)利用性引诱剂诱杀害虫的雄性个体,将破坏害虫种群正常的性别比例,从而使害虫的种群密度明显降低,属于生物防治;控制虫害可以帮助人们合理地调整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关系,使能量持续高效地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2)大熊猫栖息地遭到破坏后,由于食物的减少和活动范围的缩小,大熊猫种群的K值会变小;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大熊猫的根本措施,能提高其环境容纳量。

    【答案】 (除标注外每空1分,共9分)

    (1)性别比例 生物防治 能量流动关系

    (2)食物的减少和活动范围的缩小(2分) 建立自然保护区

    (3)自我调节能力 物质 能量

    32.(11分)中国女科学家屠呦呦获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她研制的抗疟药青蒿素挽救了数百万人的生命。青蒿素是从黄花蒿(二倍体,18条染色体)中提取的,假设黄花蒿的茎秆颜色由两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A、a和B、b控制,基因A控制红色素合成(AA和Aa的效应相同),基因B为修饰基因,BB使红色素完全消失,Bb使红色素颜色淡化。现用两组纯合亲本进行杂交,实验结果如下:

    第一组:P白秆×红秆→F1粉秆F2红秆粉秆白秆=12∶1

    第二组:P白秆×红秆→F1粉秆F2红秆粉秆白秆=36∶7

    请回答以下问题:

    (1)第一、二组F1中粉秆的基因型分别是______________,若第二组F1粉秆进行测交,则F2中红秆粉秆白秆=________。

    (2)让第二组F2中粉秆个体自交,后代仍为粉秆的个体比例占________。

    (3)若BB和Bb的修饰作用相同,且都会使红色素完全消失,第一组F1全为白秆,F2中红秆白秆=13,第二组中若白秆亲本与第一组中不同,F1也全部表现为白秆,那么F1自交得F2的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__。

    (4)四倍体黄花蒿中青蒿素含量通常高于野生型黄花蒿,低温处理野生型黄花蒿正在有丝分裂的细胞会导致染色体不分离,从而获得四倍体细胞并发育成植株。推测低温处理导致细胞染色体不分离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四倍体黄花蒿与野生型黄花蒿杂交后代体细胞的染色体数为__________。

    【解析】 (1)根据题意可知,含有A基因时可以合成红色素,BB使红色完全消失,Bb使红色减淡显示粉红色。因此红秆的基因型为A_bb,粉秆的基因型为A_Bb,白秆的基因型为aaB_、aabb或A_BB;第一组杂交组合中根据F2代出现31的分离比可知,F1的粉秆的基因型为AABb,第二组F2代出现36∶7的分离比,即为93∶3∶1的变形,F1的粉秆的基因型为AaBb,测交后代AaBbaaBb∶Aabb∶aabb=11∶1∶1,表现型比例为红秆粉秆白秆=11∶2。(2)第二组F2代粉秆的基因型为AaBb和AABb,分别占2/3和1/3,自交后代粉秆所占的比例为2/3×3/8+1/3×1/2=5/12。(3)若BB和Bb都能使红色素完全消失,则第一组组合中F1的基因型为AABb,亲本的基因型为AABB和AAbb,由于第二组的白秆亲本和第一组中的不同,且亲本都是纯合子,因此第二组白秆个体的基因型为aaBB,红秆个体的基因型为AAbb,因此F1的基因型为AaBb,自交后代只有A_bb为红秆,其余均为白秆,则F2中红秆白秆=313。(4)低温能抑制有丝分裂纺锤体的形成,从而无法迁移分裂的子染色体移向细胞的两极;四倍体黄花蒿的配子中含有18条染色体,野生型黄花蒿的配子中含有9条染色体,因此杂交后代细胞中的染色体条数为27条。

    【答案】 (除标注外每空2分,共11分)

    (1)AABb、AaBb 11∶2

    (2)5/12

    (3)红秆白秆=313

    (4)低温抑制纺锤体形成(1分) 27

    三、选做题

    39.【生物——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15分)

    .苯胺是一种致癌物质,土壤中有分解苯胺的异养型细菌,下表是筛选分解苯胺的异养型细菌的培养基配方。

    KH2PO4 Na2HPO4 MgSO4·7H2O FeCl3 X 维生素 琼脂 1.4 g 2.1 g 0.2 g 0.1 g 1 g 微量 15 g 将上述物质溶解后,用蒸馏水定容到1 000 mL (1)此培养基中的成分X除了为目的菌提供能源外,还能提供________和________,该培养基从功能看属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图是采用纯化微生物培养的两种接种方法接种后培养的效果图。则获得图A效果的接种方法是___________,图B效果的接种方法是_____________。

    .根据植物组织培养和生物有效成分的提取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菊花的组织培养常用的培养基是__________,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油菜籽中提取菜籽油最好采用__________法,工业上提取胡萝卜素一般采用萃取法,鉴定该色素的方法是__________法。

    【解析】 .(1)成分X为目的菌提供能源,说明X是含碳有机物,因此X能提供碳源,分析表中信息可知,此培养基的配方中缺少氮源,X也能提供氮源;从作用看该培养基属于选择培养基。(2)微生物培养的两种接种方法有稀释涂布平板法、平板划线法,根据培养的效果图可以断定A是稀释涂布平板法,B是平板划线法。.(1)菊花的组织培养常用的培养基是MS固体培养基;因为经过菊花的组织培养最后形成了完整的植株,因此菊花的组织培养的原理是植物细胞的全能性。(2)从油菜籽中提取菜籽油最好采用压榨法;工业上提取胡萝卜素一般采用萃取法,鉴定该色素的方法是纸层析法。

    【答案】 (15分,除标注外每空2分)

    .(1)碳源(1分) 氮源(1分) 选择培养基(1分)

    (2)稀释涂布平板法 平板划线法

    .(1)MS固体培养基 植物细胞的全能性

    (2)压榨 纸层析

    40.【生物——选修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15分)

    .从世界上第一位“试管婴儿”诞生,至今全球试管婴儿数量已达到400万。从克隆羊“多利”诞生,至今已成功克隆了多种动物。请分析回答试管婴儿与克隆技术的有关问题:

    (1)培育试管婴儿时,可通过给母体注射____________增加排卵数量,从父亲体内获得的精子需要进行__________处理,才能完成受精作用。

    (2)克隆动物时,将甲个体的细胞核移入乙个体去核的卵母细胞中,由重组细胞培育成个体丙,则个体丙的基因来源于___________________。

    (3)克隆动物的生殖方式属于______________。

    .在某水域的生态治理中相继引种了浮水植物、沉水植物共计10余种,一段时间后在围隔区内已经形成了以沉水植物为优势的水生植物群体,结果试验区总氮量仅为试验区外的五分之一,有效地改善了水质。

    (1)此项生态工程依据的生态学原理除了协调与平衡原理、整体性原理、系统学和工程学原理外,还包括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

    (2)生态工程的调控机制是________________,主要利用的能源是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培育试管婴儿时,可通过给母体注射促性腺激素促使其超数排卵;从父亲体内获得的精子需要进行获能处理,才能完成受精作用。(2)克隆动物时,将甲个体的细胞核移入乙个体去核的卵母细胞中,由重组细胞培育成个体丙,则个体丙的基因来源于甲个体(体细胞)的核基因和乙个体(卵母细胞)的细胞质基因。(3)克隆动物是细胞核移植,因此属于无性生殖。.(1)生态工程依据的生态学原理有:协调与平衡原理、整体性原理、系统学和工程学原理、物质循环再生原理和物种多样性原理。(2)生态工程的调控机制是人为辅助下的自我调节,主要利用的能源是太阳能。

    【答案】 (15分,除标注外每空2分)

    .(1)促性腺激素 获能

    (2)甲个体(体细胞)的核基因和乙个体(卵母细胞)的细胞质基因

    (3)无性生殖

    .(1)物质循环再生原理 物种多样性原理

    (2)人为辅助下的自我调节 太阳能(1分)






  编辑推荐:
  本周热点: